|
1.拼多多Temu,搶亞馬遜的流量
Temu的出現,讓整個跨境電商圈子,都亂成一鍋粥了。
行業(yè)調研數據顯示,今年5月份,Temu在美國的銷售額比SHEIN高出20%。
在美國市場強勢反超Shein之際,Temu并沒有停下腳步,反而持續(xù)朝著更高的目標,更大的市場、更強的競爭對手前進。
進入七月份,Temu的頭號競爭目標,明顯指向了亞馬遜。
類似于國內的618和雙11大促,亞馬遜Prime會員日每年都能讓賣家和全球消費者振奮不已。
數據顯示,2022年的Prime Day亞馬遜全球的銷售額將達到120.9億美元,亞馬遜的會員在全球范圍內購買了超過3億件商品。
圖源:亞馬遜
而最近幾天時間里,新一屆的亞馬遜會員日正在熱火朝天的開展。不少賣家迎來了爆單,活動首日,大幅折扣吸引了喜歡折扣商品的購物者,美國在線銷售額同比增長近 6%,達到 64 億美元。
但同時,另外一批賣家卻發(fā)現單量并不如預期。很多賣家猜測,有其他電商平臺搶走了會員日的流量。
實際上,在亞馬遜大促之前,就已經有不少電商平臺早一步開啟大促搶奪流量。
具體來說,沃爾瑪大促比亞馬遜提前兩日,在7月11日全體客戶都能享受折扣;Target平臺甚至有實行高達50%的折扣。
需要注意的是,Temu持續(xù)將低價競爭延續(xù)了下去。七月初,平臺就已經開始搞起了促銷,打出了“服裝、鞋子以及廚房用品1折”、“1美元內促銷專區(qū)”的口號。
以七月份Temu最新上線的日本站點為例,開業(yè)期間平臺推出不同額度的打折活動:“90% OFF”、“45% OFF”、“62% OFF”等標志隨處可見。
還有一則消息需要關注, Temu最近在國外社交媒體上投放了一波廣告,其中一雙涼鞋的價格低至0.64美金。
這樣的超低價讓很多賣家不由的感嘆,“沒有最低只有更低,0.99美刀不是終點?!比绻麊螐南M者的角度來看,如此的低價,很難不讓人動心。
綜合來看,在亞馬遜火爆大促的時間節(jié)點下,價格開始成為用戶消費中更重要的決定因素,似乎相較于電商大促節(jié)日,跨境電商也開始朝著“每天都是購物節(jié)”的方向發(fā)展。
2.能占領市場就是王道
可以說,有Temu的地方,就有討論不完的話題和永恒的爭論。
有的人很愛它,在目前的消費大環(huán)境下,更多消費者希望以更低的價格買到他們需要的產品。
有的人很恨他,尤其是部分跨境商家,他們認為Temu的低價策略,進一步擠壓了盈利空間,只能走薄利多銷的路線。
可以說,爭論的焦點,和當初拼多多的焦點如出一轍,始終圍繞著低價這兩個字。
不可否認的是,在當前這個電商流量紅海競爭的階段,Temu是少有的用戶持續(xù)高速增長的平臺。
行業(yè)調研機構數據顯示,在Temu推出后的六個月時間里,下載量超過了所有購物APP,它的參與度和留存率也一直在美國iOS應用榜中名列前茅。
圖源:Apple Store
截至今年3月,Temu已經擁有超過5000萬名注冊用戶和2000萬活躍用戶,橫向對比來看,為了達到這個數據,SHEIN用了大概3年時間。
目前,Temu已經進入23個國家地區(qū),包括澳大利亞、奧地利、比利時、加拿大、芬蘭、法國、德國、希臘、愛爾蘭、意大利、日本、盧森堡、墨西哥、荷蘭、新西蘭、波蘭、葡萄牙、斯洛伐克、西班牙、瑞典、瑞士、英國、美國。
據業(yè)內人士估算,Temu 有望實現年度 100 億美元的GMV 目標。
站在第三方觀察的視角來看,Temu的迅速成長,無疑再一次驗證了黃崢的觀點,“在消費這件事上,所有人都一樣,不論有錢還是沒錢,實惠是一個普遍需求。”
抓住了這個主要矛盾,自然就事半功倍。
如果從行業(yè)競爭的角度來看,能占領市場就是王道,低價是必不可少的競爭手段。
無論你是否認同這種專注低價的策略,市場和競爭對手都已經給出了答案。
最近幾個月的時間里,亞馬遜平臺先后經歷了幾次調整,似乎都與Temu有關系。
6月底,亞馬遜美國站公告稱將取消輕小商品計劃,從今年8月29日開始,將對價格低于10美元的所有商品推出較低的FBA費率。售價10美金以下產品配送費比之前少0.77美金,且無需支付假日高峰配送費用。
直接來看,亞馬遜這一舉動很明顯是引導賣家做10美元以下的低價產品,逐漸與Temu切入到統(tǒng)一價格水平。
圖源:亞馬遜公告
如果這個動作還有點“暗度陳倉”的意味,那么亞馬遜推出的折扣補貼計劃,無疑和拼多多最熟悉的“百億補貼”極為相似。
前段時間,不少賣家發(fā)現自己的商品被掛上了20%的折扣碼,亞馬遜官方客服表示:這是亞馬遜出資為賣家自動設置的,不會收取賣家的費用。
有賣家認為這其實就是亞馬遜版的百億補貼。
這些新功能的推出,核心目的都是通過更優(yōu)惠的價格,留住用戶。這樣的舉動很難不讓人懷疑是在反擊Temu的低價沖擊。
圖源:亞馬遜官網
實際上,不僅是亞馬遜,跨境電商的消費者趨勢也早已發(fā)生變化。
最近有項行業(yè)報告顯示,有61%的消費者將價格作為他們決定購買的至關因素,而不是促銷節(jié)日。
這一點和國內的電商發(fā)展情況十分類似,在“天天低價”的發(fā)展趨勢下,618、雙11這類電商大促的熱度和流量逐漸被蠶食。
由此可見,以Temu為首的低價電商,逐漸將這種低價模式傳導給更多電商巨頭和消費者,并且持續(xù)改變原有的行業(yè)競爭格局。
誠然,在Temu全力發(fā)展低價,并大肆營銷擴張的背后,少不了行業(yè)對盈利模式,產品質量、燒錢換擴張的質疑。
但是從行業(yè)巨頭的應對以及消費者的趨勢來看,Temu掀起的低價競爭,顯然才剛剛開始。
3.電商出海巨頭,走上同一條道路
國際調研公司尼爾森發(fā)布的《2023年中國跨境電商平臺出海白皮書》指出,中國電商越來越具備參與全球競爭的能力。
阿里旗下的AliExpress、字節(jié)旗下的TikTok Shop、Temu和Shein被譽為中國電商出?!八男↓垺保谌蚍秶鷥扰c亞馬遜等電商巨頭展開激烈的競爭。
這不是說說而已,據 Gartner 旗下研究公司的一項調查顯示,2023 年有 99% 的亞馬遜中小賣家計劃在其他電商平臺開店銷售。
其中,Temu、Shein、TikTok Shop和阿里速賣通這些來自中國的跨境電商平臺,顯然是其中的主力軍。
圖源:Data.ai
同時,這幾個平臺,無一不以低價優(yōu)勢打天下??缇畴娚痰蛢r戰(zhàn),并不是Temu的專屬,只是他們做得更加極致,更加高效。
在國內完善的供應鏈支撐下,較低的價格一直是中國產品外銷的一項優(yōu)勢,借此跨境賣家在與美國同行的競爭中不落下風。
關于這一點我們已經十分熟知了,同時,在運營模式上,這幾個平臺,也紛紛走上了類似于自營電商的“全托管模式”。
簡單來說,全托管模式指的是,制造廠商只要負責提供商品,剩下的包括店鋪、倉儲、配送等環(huán)節(jié)都由電商平臺包辦,大大降低了廠商的入行門檻。
從行業(yè)反饋來看,全托管模式施行半年,很多來自工廠、工貿等一線企業(yè)參與的情緒更為高漲。
作為產業(yè)鏈最前沿的生產商們,他們往往并不具備獨立跨境的能力,尤其在全球經濟波動之下,生產端收到的訂單壓力最大。
全托管模式讓很多中間商、無貨源商、傳統(tǒng)外貿商的利潤空間更加狹小,但從工廠的角度來看,無疑帶來了海量的訂單和新的渠道。
在這層面上,阿里速賣通,Temu和TikTok Shop,路線一致。
圖源:TikTok Shop
對于平臺而言,全托管模式意味著平臺可以更好地把控商品質量、物流和用戶體驗。此外,通過提前預測市場需求,平臺可以更好地進行資源整合,保障商品的價格優(yōu)勢。
從長期的角度來看,類自營的全托管雖然降低了廠商的入行門檻,但廠商也失去了定價的主動權,利潤空間被平臺掌控,這是一個需要注意的信號。
在Temu等電商出海巨頭爭奪市場的同時,行業(yè)的監(jiān)管,以及對于產業(yè)鏈和工廠商家的保障措施,也需要持續(xù)跟進。同時為了占領市場,平臺需要持續(xù)完善物流保障和供應鏈體系,與全球電商巨頭,硬碰硬。
而從當下的短期競爭來看,只有拿下更多市場份額,提前搶占市場地位和消費者心智,幫助更多國產供應鏈上下游企業(yè)搶占生態(tài)位。
這場持久的電商出海之旅,仍尚未走到終局,但行業(yè)競爭的變動,已經讓我們看到更多可能性。